broken image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電商學堂
  • 跨境電商
  • 跨境行銷
  • 微信行銷
  • 網路開店
  • 電商部落格
  • 行動支付整合
  • 跨境電商實績
  • 聯絡我們
broken image

誰最怕網路詐欺?商家還是網友?!

· 參考教材

作者:丁偉峰顧問

最新一期雜誌報導網路詐欺損失金額一年高達5億新台幣!但是到底誰在詐欺誰?誰是最大受害者?網友?!還是網路商家?!

broken image

依據刑事警察局公布的統計,「網路詐欺」案件數每週高達數百件,高居各類詐欺案件數之冠!但細看就發現幾乎都是「網拍買賣」(C2C)詐欺報案案件,而且都是買家報案指控賣家得款卻未出貨,或是品質、樣式與內容不符販售說明。雖然個別案件損失金額都不是很高,但數量實在多到令人怵目驚心。

從上述統計中卻很難發現「企業對消費者銷售網站」(B2C電子商店)出現詐欺的案例,購物網站很少出現詐欺網友買家的案例。顯示B2C與C2C網路交易性質的差異:賣家成立的門檻不同。B2C網站必須由成立的業者,以企業資料申辦手續,並籌備多項資金、人事與技術,設立門檻高。而C2C則是幾乎毫無門檻的,歡迎任何個人或企業進駐販賣商品,賣家可以輕易的通過認證,將假商品資訊上刊,再標示超低價吸引買家付款,難怪網路拍賣成為詐欺者的最愛!

broken image

而B2C電子商務購物網站,卻反而容易遇到冒充網友身份的「盜刷」案件!大多數的網路商店幾乎都配有「線上刷卡」功能,詐欺者或盜刷集團取得他人的信用卡資料之後,就在購物網站中嘗試盜刷以得取貨品。依據美國金融單位的統計,美國購物網站中盜刷的訂單比率高達10%以上!

好在不是各種商品都容易遭盜刷,因為網路盜刷者對於盜刷商品有明顯傾向:單品售價高+熱門搶手商品,且不具人別識別資料的商品。例如手機、筆記型電腦、PDA等3C商品,以及名牌皮包或珠寶首飾等即屬之。由於商品價格高、轉手變現快速容易,盜刷機率極高。反之中低價位商品如食品、服飾、書籍等,以及必須核對買家身份的商品,如機票、訂房等旅遊商品,就不是詐欺者的首選。

更新日期:2010/9/28 發表日期:2007/3/23

訂閱
上一篇
網路廣告:搜尋關鍵字行銷廣告訣竅(2)
下一篇
電子商務經營(13):電子商務「物流」整合公司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