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子柏 資深顧問 文
台灣在延宕多年後,近期開始不斷推廣「第三方支付」的運用,希望能加速電商的發展。尤其當銀行與民間業者推出多種「跨境支付」方案之後,更大幅降低跨境收款的門檻。(其實,早自2009年底兩岸簽訂金融合作MOU時,台灣即可跨境收大陸線上付款) 但當收款越來越方便的同時,卻別忘了,跨境物流其實並沒有越來越容易,甚至很多貨品是受到限制無法跨境運送的!
跨境物流問題至少有以下:
第一、直郵運費高、各地運費不一
先說跨境大陸方面,自2015年初大陸即單方面關閉了「兩岸小額貿易運送管道」(即俗稱「貨運小三通」、「小貿」)國內電商業者只能採用「直郵」方式 (即郵包或宅配). 然而一如前述, 直郵費用極高. 台製面膜十片裝一盒,售價不過300元台幣,直郵送至上海需運費170元左右! 若送至更遠的地方,運費甚至高達250元!! 如此已大幅增加消費者購買成本, 不利市場銷售!
第二、正式通關門檻高
如前文所述,對大陸網銷除「小貿」或「直郵」之外,正式通關報關進口(俗稱「大貿」)當然也是正規之途。然而,進口報關商品多以大宗數量為基礎單位,數量上適合以貨運方式先到送內地倉儲,再以「內地分送」方式處理。正式報關當然要有進口商,並完成[商品查驗],依商品類別繳交貨品關稅...以美容保養品為例,大陸的商品查驗標準非常高,耗費相當時日才能取得查驗證照,以及合格貼標標籤,其進口關稅更是高不可攀...等等,都讓正式進口的門檻大幅提高.
第三、部分商品物流業者拒送
由於許多直郵郵包途經遙遠,過程中難免搖晃碰撞,再加上跨境直郵並不能保持低溫,許多直郵業者都針對部分商品設定拒送限制.例如:玻璃瓶裝的液體美容保養品,或如易碎的糕餅,或如短期保鮮的食品...等等,許多物流業者都拒收送。
第四、替代試驗方案細節繁如牛毛
大陸關閉貨物小三通之後, 也陸續推出其他不同的貨運渠道, 例如: 上海、廈門與福州自由貿易區、平潭綜合試驗區,以及兩岸電子商務試驗區,還有大陸對外輸出的跨境通...等等不同新的規範與渠道。台灣業者對於這些新渠道的眾多規範與繁複的法令幾乎都不甚了解,相當陌生,當然也不知如何利用。
本公司實地查訪企業中,發現有的企業甚至已經先跨境上架、收單、跨境收款之後,才發現其商品有實際運送的種種困難,此時再來尋求物流方案已經太遲。規劃上應優先從「電商最後一哩 」亦即「物流」開始考量,仔細評估各商品的物流成本與可行渠道,而非只著眼於跨境上架、跨境金流收款而已。
更新日期:2016/3/11 發表日期:2016/2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