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東時間4/2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對台灣課徵32%高關稅!甚至高於日、韓、大馬與新加坡,業界都為之震撼,預期將對台灣出口產業造成核彈級打擊!一時之間「分散市場」策略與作法再度被重申與重視。
累積出口大陸佔比最高
數十年來,小小的台灣依賴出口導向的龐大貢獻,創造了繁榮與經濟發展。分析台灣出口市場比例的消長趨勢,就會發現以下重點。綜觀2015~2024十年間,台灣累計出口市場大陸為第一,佔25.9%;美國為第二,佔15.3%;香港排第三,佔13%。詳如下表:

近年政策導向出口美國為最大
雖然大陸佔台灣出口比例甚高,但仔細分析各年發展就會發現:自2023年12月起美國已超越大陸(不含香港),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地區!如下圖:

甚者,依財政部統計,2025年2月對美單月出口值117.73億美元,寫下單月次高紀錄,更以0.54億美元的差距「超車」大陸+香港的117.19億美元,暌違24年後,美國重返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地位。2025前二月台灣對美出超135.69億美元,同樣超越陸港的103.66億美元,是財政部1993年發布進出口統計以來,同期首見對美出口高於陸港。相關數據反映台灣出口重心已自陸、港分散,再度以美國為最主要市場。
本站詳究此消彼長的原因,除近年來美中貿易大戰,全球出口結構的改變之外,政府不斷以「政策」或「誘導」方式,改變台灣出口市場比例,也是主因之一。特別在「跨境電商」方面尤為明顯。
觀察近年政府對於台灣中小企業採用導入「跨境電商」的輔導與工具,全部都以「美系」工具與平台為主!幾乎所有的「跨境電商」公辦博覽會、說明會與研習課程,都是輔導台灣廠商採用eBay、Amazon亞瑪遜、ShopLine開店、Shopify開店、派安盈(境外收款).....,連推薦阿里巴巴平台也是銷售北美地區。其他僅少部分針對「東亞」與「東南亞」地區跨境電商推廣,沒有一家跨境電商業者可以跨境銷售大陸地區,也沒有任何一家跨境大陸電商業者受邀參展或說明,「大陸地區」跨境電商宣導與說明,已全部消失在政府預算與輔導中!明顯刻意將台灣出口重心導向北美市場,並削減出口大陸的市場分額!
(上列百餘家參展廠商中,竟沒有一家可協助台灣中小企業合法跨境銷售大陸、在台收款!)
集中出口美國風險突增
經過政府4、5年的努力,也只是將原本的出口大陸市場分額,移轉到了美國市場,一消一長,並未創造出更大的出口總體規模。且熟料,美國市場才剛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國,就迎來了史上最高的關稅回敬,而且是依據台美貿易順差比率制訂的32%高關稅!導致台灣投資市場的信心崩潰,4/7~9台股連三天續跌共近4,000點!(台股史上最大跌幅)對台灣造成最重的經濟打擊。顯然,「只是將雞蛋從一個籃子移到另一個籃子」並不是降低風險的保險作法。
4/10川普雖給予台灣90天暫緩高關稅的「談判期」,可以稍微緩解壓力,但並非確定降低或取消高關稅,風暴仍未解。就算談判後取消或降低一些關稅,依照川政府的「隨性」也難保以後再次發生類似突襲。當前最急迫的就是以最快方式、最低成本,儘快分散對美出口市場分額!若持續這幾年對美出口的政策與做法,對美貿易順差持續,川政府也不會取消或調降對台關稅。
亟需最快速、低成本的風散市場操作
眾所周知,「跨境電商」是銷售出口至世界各國渠道中,成本最低(免出境到當地建立分公司、建立通路)、最簡便、銷售速度最快(各國買家手機、電腦聯網即可下單、付款)的方式。但政府過去完全「省略」且忽視大陸跨境電商的政策,此刻應立即調整。尤其依照台灣長期出口的「市場比率」,大陸跨境電商市場重要性就算不如美國市場,也應排上第二大市場,台灣中小企業的需求更不應被完全忽略。
此刻仍有人主張利用eBay、Amazon亞瑪遜...等美系電商平台銷售美國,可以適用美國跨境郵包免稅優惠「繞過」美國的高關稅,並取代「正式進口」貿易渠道。筆者以為,此看法未免太過客觀!綜觀4月初美政府才剛取消大陸與香港郵包免稅優惠,更於4/11公告將中港郵包稅率加高至120%就可以知道,台灣對美跨境電商郵包隨時都可能面臨高關稅!不可長期恃之。(各國政府與出口美國業者,也都同時面臨美國高關稅,也都會採用對美跨境電商的優惠稅率渠道,美國又能容忍多久?)
同此時刻,大陸也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加高至125%!進口美國商品已不敷成本,身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,勢必讓出龐大的大陸進口市場分額給其他國家或地區,台灣何不趁勢搶佔?(其他國家也為分散市場也必然會搶進)綜合以上言之,政府應調整策略與作法,重視台灣中小企業對「跨境大陸電商」之需求,輔導與鼓勵台灣企業快速採用「跨境大陸電商」渠道,「分散出口市場」以彌補對美出口的損失與依賴,減輕對中小企業的衝擊!
免到大陸投資、找通路即可出口大陸
由於近幾年政府嚴重「忽略」對大陸跨境電商的提倡與輔導,將全部資源導向「對美出口」渠道,台灣僅有一家「大陸境外」台灣專用的「跨境大陸電商」業者取得兩岸的認證與專利。台灣賣方只要申請「專利跨境大陸網站」綁定「台灣帳戶」。大陸付款方就可以使用支付寶、微信支付與銀聯付款到台灣。完全不需要到大陸投資或設廠、找進口商、代理商、耗資建立通路!詳情參:https://rwd.web-time.com.tw/11
具備最低成本、最簡便、最快速...等優點的「跨境大陸」電商與傳統外貿差別:
1.大陸買方手機支付寶、微信支付與銀聯直接付款到台灣銀行帳戶,免設大陸帳戶
2.電子支付即時到帳,無銀行櫃臺外匯管制程序
3.台幣計價收款,無匯差、匯損
4.免大陸落戶、企業設籍、免企業三證、免商品三證,合法上架銷售大陸
5.採「直郵」物流出口,免事前報關、查驗,一樣可享「外銷」營業稅零稅率優惠....
「分散市場」策略並非主張再將「市場重心」移到大陸,而是分散至各個不同的地區或國家。但分散策略操作中若完全「忽略」大陸市場,不但不符合台灣長期出口的趨勢、市場(買方)與廠商(賣方)需求,也無法降低美國市場獨大的風險與衝擊。況且,採用「跨境大陸電商」途徑,並不需要赴大陸投資,完全在台收款,可謂零風險,完全放棄豈不可惜?!
2025/4/7 初刊